引用或轉貼請註明譯文出處,請尊重著作權

 

我不養狗也不養雞,我為何參加訓雞營?

原文出處: http://verbalbehaviorapproach.blogspot.tw/

作者:Mary Lynch Barbera博士,美國醫學學會認證行為分析師,寫於2012/6/11

譯者:黃薇菁(Vicki)

譯文出處:動物的事‧響片訓練奇摩部落格

 我最近到了西雅圖,來到美麗華盛頓州期間,我參加了訓雞營。自從我在臉書上放了幾張我抱著雞的照片,一直有人問我一大堆問題。

 本文將回答三個主要問題:什麼是訓雞營?我為何參加?我學到了什麼?

1.  什麼是訓雞營?

 你們許多人知道,我是美國醫學學會認證的行為分析師,利用行為科學(即「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治療自閉症兒童,該門科學依據的是 史金納 博士在三○年代發展出的操作制約理論。

  史金納 博士和同儕研究動物(主要為大鼠和鴿子),發現行為的基本原則,最重要的是,正增強可提高所有動物(包括人類)的行為發生頻率。

 凱倫布萊爾博士自六○年代起開始對動物使用操作制約,並且發展出響片訓練,這門技術利用響片聲、哨聲或鈴聲標示正確行為,隨即提供增強物。

 過去十年間,凱倫布萊爾響片訓練公司發展出TAGteach (應用在人類身上的響片訓練),它是用來教導兒童或成人學習各式技能的絕佳技術。

 舉辦訓雞營的講師泰瑞萊恩(Terry Ryan)是動物訓練界裡國際知名的師,為期兩至四天,可在華盛頓Sequim鎮的Legacy Canine訓練中心上課,或者她可受邀到世界各地上課,採小班制約20人。

 泰瑞出差時不會帶著雞,所以華盛頓州以外的訓雞營主辦單位必須提供上課用雞隻。

 泰瑞一直與凱倫布萊爾密切合作,也經TAGteach認證,第一期訓雞營的內容很基本,有講課、觀看錄影及訓雞的實操活動,雞隻養在上課場地裡。許多人參加訓雞營是為了改善訓練自家狗兒的能力,不過越來越多管理級人士和訓人專業人士前來參加,為的是鑽研他們的訓人技巧。

 我們的兩天訓雞營較為進階,因為所有二十名參加者都是醫學學會認證行為分析師(或熟知應用行為分析),所以這個課程依我們的特殊需求調整了內容。

2.  我為何參加?

 如同雞隻,我治療的許多兒童(包括我15歲自閉症兒子)無法了解複雜的人類語言,自從我在2010年認證成為初級TAGteach講師,也讀過凱倫布萊爾該年出版的新書《探索動物心靈》(暫譯,Reaching the Animal Mind),我確信對我而言,要成為一名更好的行為分析師,關鍵在於學習更多動物訓練的知識。

 我沒養寵物,所以為了獲得一些動物訓練的經驗,有人引介我去看看泰瑞萊恩的訓雞營。我發現泰瑞的訓練中心距離西雅圖只有兩小時車程,因為極多行為分析師將在20125月前往西雅圖參加會議,我詢問泰瑞是否可以在會前安排兩天的進階訓雞營。

 雖然泰瑞曾經為中情局或船員經理等團體教授過訓雞營,她從未教過一屋子的行為分析師。我不知道這點子是否對其他認證行為分析師很具吸引力,但很高興報名在三月就額滿了。

3.  我學到了什麼?

 我的訓雞營經驗太讚了!雖然我一開始對於抱著雞有點緊張,我很快學會所需技巧,在各方面都感到順利。以下是我在兩天訓雞營裡學到的重點或更被強化的觀念:

 (1) 教導人時,不可在短時間裡提供過多資訊。

  訓雞時我們每50分鐘就休息10分鐘,在我們休息前兩次時(開始50分鐘後休息一次,一小時後又休息一次),我心想這麼常休息太過度了,不過到了第一天下午,我變得很感謝這麼頻繁的休息次數,因為大家可以好好交流,有個輕鬆的訓練環境,也有開心的參加者。

 (2) 增強寧早勿晚

  教導新行為或困難行為時這麼做尤其重要,例如,當我們剛開始教導我們的雞隻啄紅片,泰瑞指導我們,只要雞喙朝著紅片移動或幾乎碰到紅片時就按下響片。

 我上週在治療一名三歲兒童時應用了這作法,我們無法讓他坐到教學桌前,所以只要他開始朝著教學桌接近,我就指示治療師打開iPad上的錄影,要是在過去,我可能會等到他在桌前坐好才會增強他,而我們就不可能成功了。

 (3) 不可自以為已經知道什麼是使雞隻或兒童出現反應的可能其他變因

   自從我從訓雞營返回,我覺得自己更加意識到要引發目標行為並且即時增強它有多麼困難,因為我們永遠處於出現變因諸多、無法控制的環境。

 (4) 如果動物突然不出現目標行為,它可能需要休息、可能吃飽了或可能需要下顆蛋。

   身為護士兼行為分析師,我非常明白我們治療的多數兒童有時除自閉症之外可能有其他生理問題,它可能是個影響因素。

 (5) 短短訓練時間是讓大家保持警醒的最佳方法

   訓雞營裡除了每50分鐘讓人類休息一次之外,我們也很小心不讓雞隻過度訓練,每次訓練一個目標行為約30-60秒,就把雞從桌上抓起來,然後才進行下次訓練,這麼重覆進行約只十分鐘,然後就讓雞回籠喝水休息。

   需要每30-60秒就休息一次的不只是雞,訓練者也需要時間分析什麼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並且需要為下次訓練作計畫。

 (6) 不可過度引導,以肢體讓雞移動或誘導牠完成行為

   例如,要讓雞繞著錐狀物一圈,不可拿出食物讓雞追著跑,而是應該增強雞把頭或腳朝著正確方向移的行為,按下響片(代表該行為是對的)再給賞。一般來說,自閉症兒童太常被人引導和誘導了。自從參加過訓雞營,我更加意識到較好的作法是增強塑形的行為。

 (7) 如果雞隻重覆出現錯誤行為,這是因為要求太高或增強率過低。

   如果雞隻/兒童的學習停滯不前,這是因為他們缺乏必須事先具備的技能,或者你還沒有找到教導他們所需技能的方法。如果你尚無法獲得目標行為,你可以提高增強頻率、縮小環境、以更好的方式引導或設法降低要求標準。在雞隻/兒童成功達成後再提高要求。兩天訓雞營裡極度強調雞隻/學生/兒童/受訓者永遠沒有錯的概念,如果他們不懂,是你沒有正確地「教導/訓練」他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cyu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